大明天元玉歷祥异圖説/卷之三

卷之三 edit

月體 宋志曰:月者,太陰之精,女主之象,其體主夜,爲陰、爲后,爲臣、爲妻妾,爲水。京房易傳曰:天下和,上下昌,則月大而有光。 天文總論曰:月始生而見東方者,天下交兵;始生見南方者,米大貴。在其月,始生,出而上大者,上旬米貴;始生出而下大者,下旬米貴。 朔見東方 京房易傳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仄慝則侯王其肅。劉向以爲仄者,不進之意。君肅急則臣恐懼,故日行疾,月行遲,不敢迫近君也。侯王縮朒不任事,故月行遲。 晦見西方 朱文公曰:晦而月見於兌,臣下驕。宋志曰:晦而月在西方,是在日前爲太疾,曰朓,人君舒緩,臣下驕盈專權之象。 月行九道中道 朱文公曰:月行陰道則陰雨,行陽道則旱風。行于中道者,天下安寧。 宋志曰:明王在位,則月行依九道,月上下皆明。景祐占曰: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中央曰天街,天之中道,中門也。月順軌道,由天街,則天下和平。 月進退不常 朱文公曰:進退無常,臣后專政。宋志曰:臣及女后、外戚專權,則月多失道,遲疾不常,故曰月變。人主常賜赦寬恤,刑獄可解也。 正月偃形 朱文公曰:國有喜慶,正月偃形。宋志京房説同。月變色 宋志曰:月色青,爲憂,爲饑,黃為有喜,為德。若小人用事,則月變色失行。 朱文公曰:朝無忠臣,月變色。又曰:月色赤,爲旱,為亂;黑主水而為病,黃潤爲德、為榮,白為喪、為兵。又曰:月赤如赭兮,大將死于野。 符應圖曰:君乘木德而王天下,其政頌平,則月色青而明。君乘火德而王天下,其政頌平,則月色赤而。明君乘水德而王天下,其政頌平,則月色黑而明。君乘土德而王天下,其政頌平,則月色黃而明。君乘金德而王天下,其政頌平,則月色白而明。 晉書曰:月變色失行,主陰國強,中國弱。景祐占曰:正刑罰,誅姦猾,進賢良,決稽疑,則月變色不為傷也。 月望前後東西缺 朱文公曰:月望前西缺,望後東缺,名曰反月,臣不奉法,侵奪主勢,兵起其衝。 月未當望而望,當望而不望 朱文公曰:未當望而望,則有更令,攻人地者大吉;當望而不望,則為不昌,攻他人地者為殃。 河圖帝覽嬉曰:未當望而望者,是謂促兵,攻他人地者,大昌。 宋志曰:當望不望,人主不昌,攻城不克。易蒙氣福曰:當滿而不滿者,居侵臣,則有火旱之災。

月未當缺而缺,當毁而不毁 朱文公曰:未當缺而缺,臣后退黜;當毁不毁,兵水波揚。宋志説同。 李淳風曰:未當缺而缺,女主憂,大臣黜。荆州占曰:當盡而不盡者,其分國亡。 月大盈大縮 朱文公曰:大盈則人君憂戚,大縮則臣下不祥。 月當出不出,當晦不晦 宋志曰:當出不出,有陰謀,其下國亂。 朱文公曰:當晦不晦,失地惶惶。 李淳風曰:月未當上弦而上弦者,其下國有兵;未當下弦而下弦者,其下國有姦臣。 月𭃡出盛明 朱文公曰:月𭃡出,光色盛明,女后專權。宋志占同。 月當望不見蟾蜍 朱文公曰:當望不見蟾蜍,大水,城陷,流亡。 宋志曰:民流,宮中不安。 月望無光 朱文公曰:月望無光,則下有死亡,臣不忠,教令廢亂。 宋志曰:君不明,臣不忠,則無光。

月書明 朱文公曰:月晝明,則奸臣專政,中國兵饑,陰國兵強。 月墜 朱文公曰:月自天墜兮,天臣亡,國有憂。宋志占同。 京房曰:月墜于地,有道之臣亡。 月角有星 朱文公曰:月角各有一星,有軍在外,國賊且至。 月見日中 朱文公曰:月見日中,其下失土。宋志同。 月有黃芒戴氣 宋志曰:君道福昌,后妃有喜,則月有黃芒,或戴氣。 荆州占曰:月有戴氣,不出百日,人君有喜。 月旁生齒 朱文公曰:臣下相殘。月旁生齒。 宋志曰:月生齒,則下有叛臣;生足,則后族專政。 大星入月 朱文公曰:大星入月中,野有兵喪。 宋志曰:兵喪,地亡。京房曰:天下有賊,星多,賊多,故月行有變。人主當賜赦,寬恤刑獄也。

月毁數叚 朱文公曰:月毁爲數叚,天下分張。 宋志曰:月毁二叚,將相有謀;三叚、四叚者,天下分張。 月旁雲如禽獸 朱文公曰:所向之方有害。 宋志曰:月始出,有雲如禽獸,名曰篡婁。所見之日,德王之方受其害。餘倣此。 月底垂芒 朱文公曰:國家昏亂,月底垂芒。 兩月並見 朱文公曰:兩月並見,君弱,陰盛而乘陽。 宋志曰:兩月並見,其下兵起國亂,地陷水湧,如三月、四月,以至數月並見,其下異姓大臣爭為破亡。 天文總論曰:兵起國亡。 京房曰:易稱: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言君弱而婦秉政。 雲如雞、鳥、羊、豕 朱文公曰:黑氣如鳴雞飛鳥。群羊、群豕環月不雨,則匈奴兵起。開元占同。 月分兩叚 朱文公曰:月分為二道,禍生僭逆。

雲刺月 朱文公曰:有雲氣來刺月,黑為雨,赤為戰,黃為女后有憂,白為喪。 宋志曰:黑色則為雨,踰時也。赤為敵軍相攻;青雲剌之,則為賊害君長,五穀不熟。 高宗占曰:赤雲剌月,是謂仇賊;白雲剌月,其下軍亡。 月下氣、人相隨 宋志曰:月下氣如人相隨,是謂惡城,其分侯王當之。荆州同。 月中氣如人行 朱文公曰:月中氣如人行相。爭客勝。宋志同。 杵雲抵月 朱文公曰:其旁有白雲如杵抵月,將死軍亡。河圖,宋志同。 人雲傍月 朱文公曰:有雲如人,或若人頭在月旁,赤戰,白兵,黑雨。 雲貫月 朱文公曰:雲有一白、三蒼、二黑貫月,則圍邑城降。宋志同。 氣背而玦 朱文公曰:氣背而玦,國有反臣。 宋志曰:不暈而玦,臣下弛縱,將欲自殘,備左右吉。

月生兩珥 朱文公曰:珥占。其色青憂,赤兵,黃喜,白喪,黑凶。兩珥無虹,為風為雨;白虹貫之,為戰,為兵。昏時而珥,國有半憂;夜半而珥,邊地有大驚。 宋志曰:不暈而珥,人主兵在外有喜;又主國㓙十日内有雨也。 河圖帝覽嬉曰:月生兩珥,其下國喜,軍在外勝。 三珥忽見 朱文公曰:月有三珥,忽見,國喜至。宋志同。 月生四珥 宋志曰:月生四珥,女后憂;否則人主立侯王。又曰:國安,君有喜。 高宗占曰:其下國安康。 月生四玦 朱文公曰:月有四玦,俱出,臣謀不成。 宋志曰:不暈而有四玦,主臣下有謀不成。 月有四提 朱文公曰:月生四提,天子無后。 宋志曰:其下憂。

月珥而戴 朱文公曰:月珥而戴,主有喜慶。 宋志曰:不出百日,主有喜慶。 日月俱暈 朱文公曰:暈日暈月,戰謀不決,而戰,兵不合。 開元占曰:日月俱暈,戰兵不合。謂晝則日有暈,夜則月有暈也。 月有重暈 河圖帝覽嬉曰:月暈再重,大風有兵;四重,有亡國死王。 朱文公曰:大風將至,月暈重圓。暈三重,有失地受兵之嘆;四重,有死王亡國之愆;五重,則為女后之憂;六重,則政教之失;七重,當易主;九重,有失地受;兵之嘆,十重乃更元。 宋志曰:月暈再重,大風起,若有背氣在外者,私于外;背氣在內者,私于内也。三重,天下受兵,若有赤雲貫之,其下亡地;六重,其分失政;七重,其下凶,當易主;八重,亡國死王;九重者,其下兵起,流血亡地;十重者,有大變。一曰:天下更主。 月有半暈 乙已占曰:月半暈向東者,風敗五穀;半暈向北者,為水;半暈向南者,旱風;半暈向西者,風雨害榖。

月暈衝國 朱文公曰:月暈受衝,國不安;無風雨,臣不專權;若天下偃兵,終歲無暈。又曰:暈色黃,將軍益祿;暈有光,主帥來降。 宋志曰:月暈者,臣下專權之象。受冲之國不安,或七日内有風雨,卽解,如終歲無暈,天下偃兵鄰國求和。又曰:軍在外,黃暈臨軍上,戰必勝。 乙已占曰:月暈圓,受冲之國不安。 且抱且背 朱文公曰:且抱且背,有欲為是,而有欲為非。 開元占曰:月傍氣且抱且背,爲不和之象。 四雲抵月 朱文公曰:三四雲抵月,以戰勿當。 宋志曰:暈而雲若四若三貫抵月,以戰,勿當而必破。 背霓度暈 朱文公曰:紅霓背缺度暈中,兵喪之象。 宋志曰:月暈而無精光,紅霓背缺度暈中,是謂大盪,其下兵喪。 石申曰:暈氣赤,月無精光,主喪兵起,王者宜以赦除之。 隋書曰:月暈,有霓雲乘之,以戰,從所徃者,大勝。

月暈不合 朱文公曰:月有背缺而暈不合,謀叛自敗。 宋志曰:暈不合,外有背缺者,有謀不成。 高宗占曰:月暈不合者,外有謀不成。 雲氣貫暈 朱文公曰:雲來貫暈左右,吏死。 宋志曰:暈而有雲橫貫之,先起兵者勝。 虹霓指月 朱文公曰:有暈氣而虹指月,將殺軍傷。宋志同。 隋書曰:月暈,虹霓直至,暈至月者,破軍殺將。 内外白氣 朱文公曰:月暈而白氣從外入,拔城得將。暈而白氣從中出,圍城自殃。 宋志曰:白氣自外入,外勝白。氣從中出,内勝。 虹雲貫月 朱文公曰:白雲貫月,臣亂于主。 宋志曰:人有陰謀。白虹貫月,大兵將起,軍戰于野。 晉志曰:雲貫月,其下有廢主,王者惡之。 月暈有背 朱文公曰:軍有背氣,所臨者敗。宋志同。 月暈連環 朱文公曰:后有陰謀。暈連環,白虹于暈下,遭兵革。暈交貫而色赤,有光。又曰:二暈相連而如環,兩國交兵而爭地。 宋志曰:交暈赤色,不出三年,有兵。又曰:月暈而連如環珥,為兩軍必 勝,兵起爭地。五色尢甚。 高宗占曰:月有交暈,赤色,其國不出一年,有兵起。 乙已略例曰:月暈如連環,天下不安,后妃有陰謀。 月暈而珥 朱文公曰:月暈而珥,時歲平康。 宋志曰:有軍。月暈而珥,從珥攻之,利,無軍。月暈而珥,期六十日,兵起,五榖豊登,歲序平康。 連環暈及北斗 朱文公曰:月暈連環及斗,天下兵火,而大亂拔城。 開元占曰:月暈連環及北斗,天下大亂,國喪,民流千里。下則有拔城反城。一曰:天下兵火大起。 重暈斗魁 朱文公曰:重暈於斗魁,大臣下獄,而流移千里。 開元占曰:月暈連環,重暈北斗,天下大亂,國喪,民流千里。魁前第一星二星,大臣下獄。

月暈五星 朱文公曰:月暈歲星,則主病,糴貴;暈熒惑,則大戰,后憂;暈太白,則其野受兵;暈辰星,則其下多水;暈填星,則兵起於所在之鄉;暈客星,則憂及於所臨之國。 宋志曰:月暈熒惑,女主憂兵,在野無兵,大旱,兵起之兆也。暈歲星,其下主病,糴貴。若與月合,在氏而暈,期四旬,有德令。暈太白,兵戰不勝。星入暈中星,色不明而有角,客勝。暈辰星,有水,春夏民病,寒熱,秋兵起,冬主憂,春大旱,在下主兵起;秋大水,冬有喪。月暈五星,若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土五,皆其下兵亂。五星相近,或聚一舍。暈盡及之,其下兵惡。暈填星所在之分,兵起,不勝,相死,則亡地。又曰:后有憂。 荆州占曰:暈客星所臨宿之,國有憂。又曰:星在月北,亡國勝,他地方亦如之。 流星冲月 朱文公曰:流星冲月,大臣凶;奔星入月,則君失地。 宋志曰:流星冲月,大臣凶。若冲而透過,爲貫月,爲災尢甚,亦為太子有咎。又曰:流星入月,女主有疾,有削。土星大,主爲兵,爲喪。奔星入月,其下有謀。一云:若無光,則將戮。 彗星貫月 朱文公曰:彗貫月,則臣謀君;彗入月,則兵火起。 宋志曰:彗星入月中,期十二年,大饑。若食之,貫之,為臣叛。 荆州占曰:彗星入月而月無光,有亡國;星入月,亡國復其主。彗星在月上,起兵,將死,四夷來侵。

流星出入 朱文公曰:流星入暈,則大使來;流星出暈,則貴人去。 宋志曰:月暈而流星出暈中,其分貴人出。又曰:國有憂。色赤拔城,黃蓋地,白年熟;黑則敗軍。入暈中,有大使入。 月蝕而暈 朱文公曰:月食而暈,其國君凶。 石申曰:月食而暈,其國君主惡之。 月暈五星而蝕 朱文公曰:暈歲星而蝕,天下大戰;暈填星而蝕,天下兵興;暈金水而蝕,大水兵喪。暈熒惑而蝕,敗軍亡地。 宋志曰:月蝕而暈及歲星者,天下大戰。月蝕而暈及土星,乃土功興也。暈金則為兵強;暈水,則為死喪。若月蝕而暈及太白者,為兵寇,大將有二心。合辰星而暈及者,有死喪。暈火星而蝕,則其下破軍亡地,無兵則兵起。 月蝕而鬥 朱文公曰:月食終亦為災。陰若退避,則不至相敵而蝕。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若月蝕而鬥,有軍必戰。 宋志曰:月蝕而鬥,有軍必戰。隨所食者,戰利。食而妖。月出鬥,人饑,相食,主凶。 月蝕、有氣出入 朱文公曰:月蝕而氣入暈者,不宜爲主;蝕而氣出暈者,不利攻城。 宋志曰:蝕而有氣出入,從外入,主憂;從中出,客憂;如氣從南行,南憂。餘三方亦如之。 月蝕、彗孛星入 朱文公曰:月蝕而有彗孛星來入,當有哭泣之聲。 宋志曰:蝕而有彗星入,其下有喪。 月犯五星 月犯五星占 朱文公曰:將有災。青。月犯五星,犯歲星,則饑荒而流落。犯火星,則貴人出而有兵。犯土星,主后宮災,下欲犯上。犯金星,強侯作讎;犯水星,為兵起而上卿亡。 宋志曰:人君將有災。青則月與五星相犯。犯歲星,其分饑而民流移,亦為邊兵。犯熒惑,以戰,小吏死。又曰:貴人出,有兵。一曰:戰勝之國,大將死。犯土星,其宿國下犯上。又曰:臣民有叛者。亦曰:其國貴人兵死,天下亂,有大風,有亡土,有大喪。犯太白,強侯作讎,國兵,戰不勝,天下靡散。犯辰星,兵起,上卿亡,或廷尉憂。一曰:天下有大水。 月與五星相食占 朱文公曰:月食歲星,乃將相侯王之戮死。歲星食月,為君長女后之憂,徵多盜賊,刑獄極繁。月凌歲側,有逐相,人臣賊主。歲入月中。又曰:月與歲星相乘,相死而拔城。 宋志曰:月與歲星相凌犯,而歲星入月中。月掩歲星,不見,為月食歲星,人臣敗主。月凌犯于歲星,歲星入月中而見,為歲星食月。辰下叛,或有死。又曰:有易主。月凌歲星之側,則多賊盜,刑獄極繁。歲星入月中,其分有逐相,人臣賊主。 朱文公曰:月與火光相耀,及其宿,國亂,兵將起。犯之,則貴人出而有兵;嚙之,則其師破而敗北。火食月,則讒臣貴而後宮憂;月食火,則其地亂而白衣會,憂在宮中,非賊乃盜。火順行而入焉,人主惡之,讒臣用事者,因逆行而入矣。 宋志曰:月與熒惑相近,其分兵起。又曰:貴人死。熒惑犯月而嚙之,有軍敗而北。熒惑入月中而見,為火食月,讒臣進用,后宮有憂。熒惑入月中而不見,為月食火,其分兵擾,有白衣之事。火星順行入月中者,憂在宮中,非賊乃盜也。有亂臣,國相死,若為兵死喪,以戰不勝。一曰:臣叛其主也。火星逆行而入月中,讒臣用事也。及相犯七寸之内者,人主惡之。 朱文公曰:土入月中,主有土工,將,有臣戮主。月食土,其國亡城,以殺以伐。土食月,女主之凶也,有喪有黜。 宋志曰:土星入月中而星不見,月食土星,女主死,其國以殺以伐而亡國,民流千里。填星入月中而見,土星食月,女主凶,不喪則黜。 朱文公曰:金星貫月,國有大兵。月食金,強國君憂,臣弑主,其臣亦危。金入月,大人為亂,將軍死,臣謀不成。月戴金星,國有悴卒之軍旅。太白食月,臣有纂弑之禍心。 宋志曰:太白貫月,不出三年,國有兵,兵戰不勝,亡地。太白入月中而不見星,名曰月食,金強國君憂。又曰:強以戰,則亦以臣弑主,臣亦死,強國以戰而亡。太白入月中而有光見星,名曰金入月,必有内患,戰不勝,國失政,大人為亂,將戮死,亦為刑理失中。自毁其法也。月在金下,如頂戴,為月戴金星,有悴卒,一曰:有卒兵。金居月中,而有光明,見星,名曰太白食月,臣叛主;亦曰臣弑主。 朱文公曰:水入日中,有水形,而臣叛主。水食于月,大水洪流;月食于辰,女憂國亡。 宋志曰:水星入月中,有水刑事。一曰:臣欲叛主。水星入月中而有形,為水,食月,天下民大憂。辰星入月中而不見星,名曰月食水,其分有憂。一云:以女亂,國亡,其分水饑。一曰:其國女戰。又曰:無兵而食,所當之國兵起,戰不勝。 月蝕總論 月蝕者,乃日氣太盛,於九道交行之處,掩其月光,故曰君子用智。月蝕:青色,米貴,赤色,大旱;白色,兵喪;黑色,水災;黃色,侯王謀主。 月蝕太盡,后災相危,將凶米貴。 月蝕不盡,破軍殺將。 月從上蝕,君失其道,國家災危。 月從下蝕,君令不信,相臣災難。 月從旁蝕,刑罰不當,將相無德。 月蝕尚明,兵起血戰,將有奇謀 月蝕彗芒射入,將相災凶,有兵從射方擊之,大捷。 月蝕雜氣射入,兵亂將凶,急防冲襲。 四八十月月蝕,獄多寃枉,將相無人。 月蝕角中,刑罰濫及,兵起作亂。 月蝕亢中,近侍之人,逆謀叛弑。 月蝕氐中,内朝變亂喋血禁門。 月蝕房中,將相災凶,馬多傷死。 月蝕心中,君王有難,太子災凶。 月蝕尾中,后妃凶災,貴人被刑。 月蝕箕中,内宮口舌,歲凶米貴。 月蝕斗中,君后不恊大臣災。 月蝕牛中,津梁塞,牛多疫死。 月蝕女中,賤凌貴人,女子多死。 月蝕墳墓,宮殿崩毀,臣叛人死。 月蝕室中,兵革起亂,土工妄興。 月蝕壁中,奸邪得志,文臣災凶。 月蝕奎中,兵革起,武庫空。 月蝕婁中,郊祀不享,刑濫兵起。 月蝕胃中,倉庫空虚,兵民不利。 月蝕昴畢,胡兵亂邊,刑罰妄及。 月蝕觜,參兵革大興,人多饑饉。 月蝕井中,后災臣危,水災榖損。 月蝕鬼中,國有兵喪,讒邪相姤。 月蝕柳中,庖宰太盛殺傷和氣。 月蝕星中,賊兵興亂,女后災凶。 月蝕張中,宗廟被盜魚,行人路。 月蝕翼中,俳優寵盛,女后背怨。 月蝕軫,兵作亂中夷,擾犯邊土。 月蝕木星,天下饑荒,叛逆兵起。 月蝕火星,國將危凶,火旱興災。 月蝕金星,將有二心,為謀不成。 月蝕水星,水災人饑,兵革四起。 月蝕土星。社稷傾危,人流千里。 月掩犯諸星 掩犯紫微垣,天子淫昏,廢后立寵。 掩犯天市垣,奸邪陰謀,百物消耗。 掩犯太微垣,女后擅權,相臣僭亂。 入犯帝座,陰謀暗成,欲行弑奪。 掩犯角宿,刑罰不中,兵起作亂。 掩犯觜、參宿,風起陰晦魏分兵災。 掩犯井宿,君災臣誅,秦火東南。 掩犯井北,夷狄亂,井南屬蠻亂。 掩犯河南,旱災南兵亂。河北,水災,北兵亂。 掩犯鬼宿,秦旱兵亂,尸積馬貴。 掩犯柳宿,庖宰太盛,周分兵災。 掩犯星宿,圻内兵亂,王者改都。 掩犯張宿,荆楚分兵水為災。 掩犯翼宿,三河荆楚分兵災。 掩犯軫宿。兵革起,王侯災。 月戴金星,急兵犯上。 掩犯金宿,兵起血戰,人多流亡。 掩犯木宿,國亂人災,歲饑人疫。 掩犯水宿,兵水為災,大臣罷逐。 掩犯火星,邊亂兵災,國危君亡。 掩犯土星。王者失禮歲饑兵亂。